供稿: 闫雨静 | 时间: 2025-08-03 | 次数: |
为深入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感悟中原文明与爱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与安全理念,7月8日—7月15日,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水润山河,志筑宏图”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赴郑州市南水北调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院、国家安全馆及二七纪念馆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各实践小组分别参与其中,在研学中深化认知与担当。
实践活动中,各小组在四个地点开展了丰富的实践内容。在南水北调博物馆,第三组实践小组上午参观“长渠缀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了解3000余件不同时代文物所呈现的中原文明发展脉络及工程对文化遗产传承的创新;下午参观“丝路华章——唐代青花瓷瑰宝展”,通过100余件(套)文物,全方位感受唐代青花艺术在丝绸之路上的魅力,明确郑州唐青花的重要地位。在河南省博物院,第四组实践小组成员先了解建筑外观的设计寓意与文化内涵,随后依次参观《华夏之源》《青铜盛世》《中原民俗》等展厅,重点观察珍贵文物,感受中原大地的文明传承与爱国情怀。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宣教馆,第五组实践小组从“社会安全”板块中关于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展陈,看到新时代对红色基因的传承,理解“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宗旨”及红色理念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在二七纪念馆,第五组实践小组通过馆内珍藏的罢工旗帜、烈士遗物等,感受192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中革命先辈的红色勇气,理解红色精神的内涵。
此次暑期实践活动意义深远,不仅让队员们深入了解了南水北调工程的文化传承价值、中原文明的魅力,更深化了对红色精神与国家安全理念的认知。相信在这次实践的启发下,队员们将更加明确自身责任,把所学所悟融入成长,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