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 段继绪 | 时间: 2025-05-19 | 次数: |
5月11日,我院日语专业负责人段继绪老师参加第六届河南省高校日语教育发展论坛并做题为“新文科背景下‘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专题报告。来自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20余所省内高校日语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代表70余人参加论坛。
本届论坛主题为“区域国别研究视域下日语学科的多元融合与教学转型”,由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联合举办。开幕式由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书记刘洪建主持,河南省外语类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郑州大学教务部部长钱建成教授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副社长黄卫先生先后致开幕辞。上海外国语大学高洁教授、东南大学刘克华教授、西南大学彭玉全教授和郑州大学葛继勇教授先后以“区域国别研究视阈下日语学科的多元融合与教学转型——以上外为例”“区域国别学的构建与日语学科的转型驱动”“日语专业一流课程申报与建设经验交流”和“外国语言文学视域下的东亚区域国别研究”为题作论坛主旨报告。专题报告环节,4所省内高校日语专业负责人分别以“区域国别与跨文化研究探索实践”“新文科背景下‘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AI赋能日语智慧教学”和“民办高校日语专业发展的困境与探索”为题,分享各自院校日语专业教育发展创新实践与成效。
段继绪在专题报告中以河南理工大学日语专业为办学案例,从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背景、改革目标、具体举措和改革成效等方面分享我校“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探索。报告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发出建设教育强国的总动员令。为此,教育部提出以质量评估推动人才培养供需适配和学科专业优化调整,认真分析专业设置和就业关系,做好供需适配。上述体现国家对教育体系改革的战略考量:应对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需求、破解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构建“需求导向”的教育生态和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外语专业带来挑战,单纯培养懂外语的人才已是过去式,“外语+”的多样化复合型专业人才培育是外语学科的发展机遇。我们河南理工大学的教学改革,聚焦“结构性矛盾”,以服务产业需求为导向,尝试纾解“千校一面”,凸显办学特色,增强人才供给适配度,满足社会经发展的人才需求。日语专业从明确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打破学科壁垒和专业藩篱、重构课程体系与评价体系、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等方面进行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并以2023级本科生为对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报告认为,鲜明办学特色是专业生存的唯一标准和生命线,新文科背景下“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培养既精通日语又具备跨学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聚焦特定细分行业,提升服务产业经济能力,凸显专业特色,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本届论坛围绕区域国别研究视阈下的日语学科转型,与会代表结合自身学校实际情况,各抒己见、交流经验,积极讨论日语发展困境下的人才培养创新发展,不断改革教育教学模式,为日语发展寻找新出路。论坛的成功举办,必将为河南省高校日语教育事业增添新动力。